我们最开始的视角,是贾晓玲视角,以为是穿越,又或者梦,我们跟随着贾晓玲,试着改变母亲的命运,让她更加开心。剧情很好笑,又有些荒诞。
而当我们知道,李焕英是48岁的李焕英的时候,回头一想,如果主角视角是李焕英,那几乎是一部全新的电影。
每个细节,在贾玲视角看起来的理所应当,在李焕英眼里,是意义非凡。
比如李焕英每天都在打铁车间正常上班。
比如李焕英一个人看了一场老电影。
比如李焕英坐在爱人的自行车后座,从田埂经过。
有多少人呐,像夏洛,如果能穿越回去,明明可以不上学,不上班,做不敢想象的事,报复最讨厌的人,体验全新的人生。
只是因为,我们的人生不甘啊,我们有遗憾。
我问朋友,你愿意回到高三,体验一次刷题刷到吐吗?基本不会。除非一种情况:你知道自己快死了。
这部电影的主角是李焕英,48岁即将面对死亡的李焕英。
这他妈太宏大了。
李焕英为什么在买电视机时争强好胜,对于排球比赛又总想着放弃?因为她知道参赛的结果是什么,攀附的人生是她不齿的。这是自省的部分。
但她最后参加了,这又是对贾晓玲的一面。她希望女儿能为自己自豪,希望女儿在心智上能多些成长。这展示爱的部分。
李焕英自然知道日后流行破洞牛仔裤,为什么还要缝?也许是重温给女儿补裤子的经历;又可能她知道在那个时代穿这种裤子是不合时宜的,她不希望别人对她女儿有偏见。
李焕英在这个梦里,完成了两件事:对内的自我省视;对外的温柔与爱。
我们以为20岁的李焕英傻傻的,一点没戒备心啊;我们以为20岁的李焕英莫名其妙,前脚还在和沈光林约会,后脚就跟另一个男人领证;我们以为20岁的李焕英很单纯,看二人转笑得很欢。其实,她是在享受所爱的一切:逝去的青春,身旁的家人。我甚至可以想到,在荧幕之外,李焕英和贾文田也偷偷约了不少会吧。
贾玲视角的我们:小丑竟是我自己。
在打铁车间上班,看一场老电影,坐在爱人的自行车后座上骑过田埂路,如果我们对拥有的一切都很满足,我们只会想,再拥有一遍。
也许李焕英的想法确实有过波动,而这个探寻的过程,也正是电影的主题。
这不是穿越或者梦,而是一场两个人共同完成的旅行。
这不是20岁的李焕英,是48岁通透、善良的母亲李焕英。
———
沈腾拉屎就不提了。
如果说活着、让子弹飞、霸王别姬、驴得水拍的好,是探讨了人性在时代、社会影响下的内外关系,那你好李焕英,则是深入地挖掘了对内自省的部分。
在那个时代,大搞特搞成为口头禅,厂长是念稿机器,看到好玩的画面想笑却不得不压抑天性,也许那个时代并没有这么温暖,自由。但在李焕英眼里,这依然是人生中最光明多彩的部分。
时代的底色,框不住画笔的墨彩。
《你好,李焕英》超越了春节档喜剧,注定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———
那个,不是沈光林不努力,他撩的可是48岁的李焕英啊…
第二篇:
整个电影院看到前半场的时候,整个电影院三不五时就要爆发一阵笑声;进行到后面,大家又被母女之情感动得哗哗流眼泪。能听见很清晰的抽泣声,间或有人在长长叹了一大口气。我口罩下面,里面都是鼻涕,不好意思擦,也没有纸巾可以再擦。本来想好不哭,一定不哭,所以包里只装了开过封的半包纸巾。后来,那半包纸巾和那个湿了的口罩都被我扔进了分类垃圾桶里,关于《你好,李焕英》,这就是我和它的一切,开始,结束,短暂的一切。
然而熟知贾玲的观众一定知道,“李焕英”这三个字,对于她来说,究竟代表的是什么。那是一个女儿,和她母亲的故事,悠长的故事,影响了女儿一生的故事,同时也是一个和电影里的幽默截然不同的,遗憾的故事。
从某个采访中,无意听过贾玲的诉说。贾玲说她最大的遗憾就是妈妈没有看到她的成功,没有跟着她享福。她记得妈妈曾经买错一件皮大衣,妈妈难过了好久。如今她可以买无数件皮大衣,妈妈却再也穿不上了。
那件皮大衣,也成了贾玲心中的痛。
也看过另一个采访,一向随和高情商的贾玲,在面对无良记者的提问时,第一次翻脸。母亲是贾玲心中的隐痛,也是她时至今日仍旧那么努力的动力。早在很久之前就记得贾玲有意要为母亲拍一部作品,那时候是工作之余刷刷手机,当背景音来听的,听了一会儿心疼贾玲的坚强,动动手指,又划向了其他视频。时隔这么久,当听到作为导演的贾玲,带着这部献给母亲的《你好,李焕英》,在大年初一这样特殊的时间段里和观众们见面,我想了想,还是买下了这张“一票难求”的电影票。
既是为了支持贾玲,也是为了亲眼看看,那个她和母亲的故事。
几个镜头转换间,小女儿在一声声喊着“妈妈”的过程里,长大成人,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。母亲李焕英呼朋唤友办起了酒席只为了给女儿庆祝。从小到大,贾晓玲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“优秀”的女孩儿,成绩不理想,外貌不出众,李焕英有操不完的心。本想着终于看到女儿有了个好前程,谁知道在一场攀比的推搡中,红包和录取通知书混淆在一起,真文凭和假文凭被摆在桌面上,贾晓玲的谎言瞬间被戳穿。
李焕英并没有责怪女儿,酒席散去后依旧骑着破旧的自行车,驮着女儿骑行在马路上。母女二人说笑间,畅想着幸福的未来。就在此时,意外发生……而贾晓玲恍惚之间回到了过去——1981年的那个过去,自己还没有出生,母亲青葱娇艳的活在少女时期。庆祝宴上母亲身边的那些人,再次回到了他们容貌青春的样子,母女变成亲戚,女儿变成闺蜜,贾晓玲决定挽救李焕英的人生,让她重新快乐起来。
影片进行到这里,除了医院那一场贾晓玲痛哭流涕的戏份之外,剧情设计都非常符合贺岁电影的欢乐气氛。贾晓玲无论是和谁站在一起,谈论什么,开口必带包袱。尤其是在医务室那场对话“我是玲儿啊”“我还是1呢”,观众席里笑声雷动,有个大哥笑着笑着还说了句“牛逼”。等到影片进行到沈光林出场的时候,整个影院都是笑声四处响起。沈光林喜欢上了英子,还说两个人就连名字都特别搭,因为连起来读就是“欢迎光临”,类似的笑点在这部影片中非常密集,而且拳打七寸,每一个包袱都在观众的反应里得到了认可。
搜索“cmpx.com.cn”或“综合文库网”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。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,综合文库网,提供最新观后感大全《你好,李焕英》观后感3篇影评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。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