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前,有一群很富有的年轻人外出郊游,为了解闷,还带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歌女。他们玩了一天,酒足饭饱之后,都睡着了。当他们醒来时,发现歌女带着他们所有的珠宝财物逃走了。于是,他们四处寻找那个逃跑的歌女。
在森林里,这群年轻人遇到一个静坐的僧人,他们问僧人:“有没有看到一个女人经过?”僧人没有回答,却反问他们说:“你们是应该寻找自己,还是寻找那个女人呢?”年轻人听了非常惊讶,觉得这个和尚肯定是疯了。“我们要找那个女人,他却让我们找自己。我们就在这里,为什么还要找自己呢?”但,他们又好像被什么击中了心灵深处,“找自己!”
故事里的那个女人是财与色的代表,而那些年轻人其实就生活在我们中间。
珍惜已有
有一个禅师,当他经过村子时,村民总是让他讲笑话,禅师讲完故事,村民们都开怀大笑。下一次,禅师还是讲同样的笑话,村民们互相看看,还是笑了;但是第三次禅师又讲同样的笑话时,村民们再也笑不出来了。
其实,我们也像那些村民一样,当我们发现一个东西很有趣的时候,就会觉得快乐。但是这种快乐的感觉能维持多久呢?
你希望有一个豪宅,但当你有豪宅一段时间以后,也觉得没什么特别的。然后,你需要再去寻找能使你快乐的东西。我认识不少美国人,他们家里有很大的豪宅,但是他们几乎从来没有住过,他们总是买了机票,花很多钱去其他国家寻欢作乐。当你爱一个人,娶了她或者嫁给他,会觉得很幸福,所有的生活都变得很美好。但当你习惯了他或者她,你会觉得她不再是你心中的天使,他也不再是你心中的英雄,这一切反而都变成了你的噩梦。
我们习惯于不珍惜自己拥有的,而去追逐自己没有的东西。为什么要放下当下的喜乐甚至是健康,而追逐其他的目标呢?
放下你的手机
有一位朋友说,他两天没有带手机,内心感觉非常平静。通常,我们把手机放下两个小时,都焦虑不已,总是担心有人有急事,我们变成了手机的奴隶。其实,我们也可以把恐惧和焦虑放下。
禅宗有这样一个故事:两个和尚一起渡河,遇到一个女人也打算过河。但河水很急,她无法趟过,所以她请一个和尚背她过河。一个和尚背一个女人,这在习俗上是不允许的。但是那个年轻的和尚一下就背起了那个女人,过了河,把她放下,继续往寺院走。走了很远的路之后,跟他一起的年长的和尚忍不住问,“你怎么能背一个女人过河呢?”年轻的和尚说,“什么女人啊?”年长的和尚说,“就是你背她过河的那个女人啊!”年轻的和尚说:“哦,那个女人啊,我只是渡她过河,早就放下了。你怎么还背着她?”
我们就像那个年长的和尚一样,心里背着包袱。所以,我们应该学习怎么把心里的负担放下,从而得到喜悦和快乐。
我们总是很忙碌,有很多事情要做。你生命中有很多东西要处理,你一定要学会放下,让喜和乐的感觉出来,这样才能留出时间让自己享受生命。我们把它称为耕耘喜乐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需要耕耘喜和乐。有时候我们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,痛苦大到让你完全感受不到其他的美好。所以耕耘喜乐,让你有力量承受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痛苦。就像一个体格好的人生病时,如果需要做手术,可以承担。但如果平时体格非常虚弱,小的病痛对你可能也是毁灭性的打击。所以,耕耘喜乐,是非常科学的道理,不是抽象不切实际的幻想。
我们在追逐什么
有一位母亲,希望自己的儿子读医科大学,然后成为医生,但是他的孩子并不喜欢这个职业,而妈妈不停地给他压力。在亚洲的家庭观念中,如果孩子不听妈妈的意见,会被视为不孝顺,所以儿子很痛苦地选择了医科大学。读大学的时候,他非常不开心,他知道毕业后将成为医生,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。当他拿到医科大学毕业证书的时候,他拿回去给妈妈,他写下:“妈妈,这是你想要的,我为你做了。”然后,他自杀了。这位妈妈相信,成为医生可以赚很多钱,并得到别人的尊重。这只是她自己的理想,但她希望儿子去实现。其实,现在很多父母都这么做,他们希望孩子成功,按照他们的观念成功,而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。
一位僧人看到一群年轻人中的一位拿着一支横笛,就请那个年轻人演奏。年轻人问僧人,你会吹奏吗?僧人说,以前会,但是很久没有玩过了。但是当僧人吹起横笛的时候,声音非常美妙,那是年轻人从未有过的体验,他从笛声中感受到了平和与爱意。年轻人问僧人,为什么你的曲子中能充满爱与和平?僧人回答,当你的身与意中充满爱与平静的时候,你演奏出来的声音自然充满了爱与平静。
一个人内心如果没有爱与和平,即使他是总统,也会有很多苦受。如果一名护士内心没有足够的爱与慈悲,当她照顾一段时间病人之后,会感觉像虚脱一样,她会把对病人应有的关爱转化成怨恨。
其实,每个人都有僧人横笛,我们的横笛就是我们的身与意。如果我们愿意耕耘我们内心的爱与和平,那么,我们的言行也会充满爱与和平。当你没有焦虑,无所畏惧的时候,就会感到自由自在。
许多人都喝过茶,但每个人对茶味的体会是不同的。
比如花茶。有人说,花茶主要是花味。有人说,花茶有茉莉花的香味。有人说,茶水有一股苦味。还有一种最聪明的说法,花茶就是花茶的味。
关于茶是什么味,还可以有许多种说法。首先,放在鼻子底下闻一闻,有人说是清香味。那么,品第一口时又是什么味?以后又有什么味?喝第一杯茶是什么味?第二杯、第三杯又是什么味?南方人喝是什么味?北方人喝是什么味?高兴时喝什么味?忧郁时喝什么味?小孩喝什么味?老人喝什么味?用雪水泡什么味?用雨水泡什么味?休闲时喝什么味?干渴时喝什么味……仅对茶的味道就可以写厚厚的一本书,可以有上千种回答。可是,对于一个从未喝过茶的人,即使有上万种回答,有再具体的说明,他的体验还是抽象的,他还是不知道茶的味道。
这就是说,对于你原本不知道的事物,你是无法领会的。对大境界的体验,真正的动因来自对痛苦的感受,来自由此而生的超脱世俗的力量。
所谓禅,所谓悟性,通常用语言是很难讲的。
那么,为什么还要讲禅的道理呢?
就好像喝茶,一个人在许多年前喝过茶,由于生活的琐碎和操劳,由于许许多多的烦恼,日月的尘土将他对茶水的记忆冲淡了。他已经忘记茶的味道了,然而,你知道他喝过茶。你开始讲茶的滋味,茶的颜色,茶的不同喝法,你说茶像音乐,像清泉,像一幅画,像一首诗,你告诉他喝茶时口腔会有什么感觉,食道会有什么感觉,肠胃会有什么感觉,你讲了许多许多。你讲着,他听着,突然,你的某一句话触动了他,他心中倏然一动,“哎呀,我想起来了。”这时,一切关于茶的描述都不需要了,在那个契机相合的一瞬间,他体验回味到了茶的味道。一切有关茶的艺术的和理论的描述、概括,都不能取代他本人对茶的品味。
空灵之灵,慧根之慧,就是“佛性”,是每个人原本具有的,只是在人生中被很多很多的束缚、很多很多的执着、很多很多的迷雾遮住了,迷失了本性。就像一盏灯,时间长了,蒙上了灰尘;蒙得多了,就黑暗了。我们要做的只是把脏东西擦掉,灯就亮了。所谓“明心见性”,因为灯原本是亮的。
讲禅就像喝茶,每个人都喝过茶。当我用千言万语使你回忆起你曾喝过的茶的味道时,一切有关茶的说教只是文字相。讲禅时,千言万语中只要有一句与你的灵性契机相合,那么,一切有关禅的说教是可以不听的。
关键是找到自己的本来之“本”,空灵之“灵”。
有一天,我在热闹的大街上遇见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告白。一位正和朋友并肩而行的女孩忽然被“隔离”了,四周围上来许多人,每人手中都捧着一个小模型,中间的男孩则手捧鲜花大声呼唤着女孩的名字……不用猜就知道这是男孩精心策划的,特别有“范儿”。可女孩先是一愣,继而“呜呜”地哭了起来。从人群的窃窃私语中,我了解到,这是男孩第二次对女孩表白。
僵持了几分钟后,男孩对女孩说:“对不起,我只是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而已。通过你的反应,我已经知道答案了。我尊重你的决定,从此再不对你提爱情,只希望咱们还能做朋友。”如此熟练、动听的话语一度让我很疑惑,难不成这也是排练好的?果然,女孩也很惊讶,她望着男孩许久都未说话。
看过这场表白后,我却有这样的感觉:男孩并没有很爱女孩,男孩的从容和镇定出卖了他的内心,他的表白完全是为了使自己解脱。其实,女人天生就喜欢被表白,一句“我爱你”是女人从恋爱到婚姻时时刻刻都想听的话语。但只有女人自己知道,如果表白能触动她的心,一次就足以让她死心踏地;如果不能,再来一次,哪怕场面再有“范儿”,那也是枉然。但我觉得,男孩也明白这一点,所以他的二次表白场面宏大但缺乏激情,他不过是想给情感画个句号而已。
前两天,我看了一档相亲节目,一个被灭了灯的男人在节目结束时恳求再给他一次机会,他想再一次向心仪的女孩表白。他的理由是刚才太紧张,没有直抒胸臆,他觉得女孩没有明白他的意思,没有收到他的诚意。主持人答应了他的要求。第二次告白,他表现得真不错,镇静自然,表达也更有条理。不过可惜的是,女孩依然没有接受。在我看来,男人的二次告白好像更坚定了女孩之前的坚持。
别怪女人头脑太清醒,在爱情这件事情上,女人从来都有敏锐的第六感。在女人看来,男人的第一次表白是出于真诚,出于内心的喜欢,而第二次则会掺杂其他的东西,充其量不过是第一次真诚的延续。对聪明的女人而言,男人是不是软硬件得当,是不是她的菜,一试略知,二试便懂。
女孩第一次拒绝一个人,还有些惋惜或者不忍,第二次拒绝就容易多了。特别是,如果男人第二次表白过于浮夸、过于急切,好像非要尽快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以免后悔,又好像一定要靠一个最终答案来让自己死心,那么他的表白一定会失败。在二次告白被拒绝后,男人表现得越镇静、越有风度,女人越会觉得她的拒绝是正确的。
如果再总结一下就会发现,这些二次告白的男人在荷尔蒙的促使下犯了自大的毛病,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和自信能抱得美人归。他们觉得第一次不成功有各种因素使然,但等女人了解过自己后,也许会明白会后悔,所以男人决定再争取一下应该没错,于是有了第二次的“勇气”。同时,他们也会觉得有执着的坚持,有豁出去被拒绝的真诚,这样有分量的表白不由得女人拒绝。即使不成,他们也准备好了下场的得体话,算准了这次怎么着都得赢。但女人何等理性敏感,即使看在按条件筛选的份上,这招都有着歧视女人聪明才智的嫌疑。
综合考评,男人并没有达到女人要的爱情高度。关于这点,二次表白的男人心里是有几分明白的。二次表白,只为了在大众面前释放心中那点爱慕之情,也为坚定自己放下的坚定,作一个不难看的了断。是自信豁达?还是自私自卑?都有点吧。被迫参与与她无关的事,女人们怎会感觉不到呢?
所以,遭遇二次被表白,女人应该拿定主意。如果不动心,就把它当做是男人一个人的事,超然微笑,然后礼貌说“不”。
搜索“cmpx.com.cn”或“综合文库网”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。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,综合文库网,提供最新哲理美文我们在追求什么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。